大部分才藝學習,都需要買好工具再開始,學鋼琴可不一定。
無論是傳統的直立式鋼琴,或近年流行的數位鋼琴,價格都是以萬起跳,如果不確定自己能持續學習,貿然買琴只是傷荷包。況且鋼琴體積不小,送人、轉賣都費事,「最好先學一陣子,確定真的會持續再考慮買,」DoFunction音樂教室老師鍾愷薇(Doris)說。
先從租琴或買時段練習開始
暫不買琴,可選擇租琴或去鋼琴教室買時數練琴。租琴依據廠牌和琴況,月租金大約在500∼700元之間,最好能到現場試彈、檢查再決定。坊間音樂教室買時數練琴,1小時約50∼100元之間,則適合比較勤快、有紀律的人。
當學習狀況穩定,確認不會半途而廢,希望有琴相伴左右,該選什麼琴呢?
傳統鋼琴音色優美豐富,價格卻不平易近人。一般直立式新琴約10幾萬以上,品質較佳的中古琴,大概6萬起跳。如果預算沒有限制、家裡擺得下,又不擔心吵到家人鄰居,傳統鋼琴是首選,雖然貴,不過品質好的新琴保養得當,可以彈上30∼40年甚至更久。
中古琴的價格視廠牌、型號、製造年份、整理狀況等因素,落差相當大,必須有耐心尋覓比較,可能的話,最好請會彈琴且足夠了解鋼琴音色、品質好壞的人陪同挑選,例如你的鋼琴老師。
數位鋼琴是入門者好選擇
預算有限,擔心琴聲太大干擾旁人,或家裡空間不大,可選擇價位相對親民的數位鋼琴(電鋼琴)。
數位鋼琴和鋼琴一樣有88個鍵,差別在於傳統鋼琴用琴槌敲打琴弦發聲;數位鋼琴則是將平台鋼琴的音色錄音取樣、儲存在記憶體中,於按下琴鍵時再播放出來。不僅音色接近鋼琴,音高精準穩定不用調音,不需費事保養,且音量大小可控制,接上耳機,就算大清早或深夜練琴也不吵,還可選擇音色變化,「適合入門學琴的大人,」鍾愷薇認為,尤其以學流行音樂為主的大人,不用追求高超的琴技,數位鋼琴已符合所需。
隨著數位鋼琴接受度日增,坊間各種廠牌、型號、價格令人眼花撩亂,「從2萬的低階琴到12萬的頂級款都有,」熟悉市場動態,對數位鋼琴頗有心得的鍾愷薇表示,一分錢一分貨,但不一定貴就符合需求,太炫、太高檔的功能對初學琴的人反而多餘。一般來說,「3∼4萬元就可買到不錯的入門琴,日常練習用,彈個5、6年不成問題,」鍾愷薇說,預算有5、6萬,則可考慮中高階數位鋼琴,彈起來更接近傳統鋼琴。
預算之外,音色、共鳴、觸鍵手感也是選購指標。每家廠牌的數位鋼琴音源取樣各有特色,愈高規格的琴,音源取樣的音質和層次表現愈細緻。以市面上主流品牌YAMAHA、KAWAI、CASIO、ROLAND來說,一般認為YAMAHA清亮乾淨,KAWAI圓潤柔和,CASIO清爽銳利,ROLAND細膩豐富,但聽在每個人耳中還是不同,「自己喜歡比較重要,」鍾愷薇認為。
一般初學者或演奏流行曲目,最大發音數(發聲數)128已足夠,而最高發音數256的數位鋼琴,即使高難度的古典曲目都幾乎不會發生切音,音色表現也更逼真豐富。數位鋼琴的最大發音數,也就是同一時間連續不間斷的發音數量,則會影響整體的演奏表現。當按下一個琴鍵,從左右喇叭傳出聲音,就是兩個發音數。如果用到踏板,連續演奏多個音符的音群,即使手指已離開琴鍵,聲音仍會持續發出,這些延音也包括在發音數裡,如果同時發音數不足,最開始的琴音就會被切掉而聽不見。
內建揚聲器的規格性能、數量攸關音質,一般而言,喇叭愈多、品質愈佳、音色共鳴會更立體,即使以小音量彈奏,也能有好的共鳴效果。
確認每一指順手最重要
數位鋼琴的觸鍵手感比傳統鋼琴稍輕,同樣廠牌,不同價格帶的觸鍵設計也有差別,愈接近真正的鋼琴,價格愈高,最好坐下來試彈,確認每一指的觸感,選擇順手的。
數位鋼琴的打擊系統、音源取樣等技術不斷進展,但模仿得再像仍然不是真正的鋼琴。數位鋼琴是消耗品,有使用年限,無法像好的鋼琴保養得宜還能傳給下一代,但價格和一台筆電差不多,入手門檻低,對初學者比較不會帶來太大的心理和經濟壓力。
不管買哪一種琴,重要的是先確認自己會認真練習,別讓鋼琴淪為巨大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