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浪漫時期 (Romantic西元 1820~1900年)
在浪漫時期中,圓舞曲、即興曲、敘事曲、浪漫曲、夜曲......等都不斷的大量出現,在這段時期中,音樂的新形式紛紛出現,國民歌謠音樂如波蘭作曲家蕭邦所作波蘭舞曲、馬厝卡舞曲及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所作匈牙利狂想曲,亦多可見。浪漫派音樂的最大特徵是音樂與文學的密切關聯,如標題音樂中的“ 交響詩 “,舒曼的“歌曲”,華格納的”樂劇 ”,孟德爾頌的”無言歌 ”等,都與文學結下不解之緣,而浪漫時期的音樂常常包含了熱情的,充滿個性的旋律,以及和聲的色彩。音樂中的色彩也藉著鋼琴的改進而大為強化。
- 浪漫時期的音樂特色:
- 個性表現:大作曲家各有獨特個性表現於各家作品中,風格和趣味大有區別。
- 情感表現:十九世紀的音樂,隨時隨地都可聽到作曲者的個性、靈感和情緒。
- 國民樂派:在十九世紀後半葉,國民樂派音樂有很顯著得特徵,作曲者感覺到本國鄉土風情的重要,作曲多以本國民謠為中心。
- 浪漫時期可說是歐洲樂壇人才最盛的時期,音樂家和音樂作品都比以往更多,是音樂藝術登峰造極的黃金時代。
*著名音樂家:
▲ 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德國 1770~1827)是古典時期到浪漫時期的橋樑
▲ 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奧地利 1797~1828)
▲ 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德國 1809~1847)
- 蕭 邦 Frederic Chopin (波蘭 1810~1948)
- 舒 曼 Robert Schumann (德國 1810~1856)
- 李斯特 Franz Liszt (匈牙利 1811~1886)
- 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德國 1833~1897)
- 穆梭斯基 Mobest Mussorgsky (俄國 1839~1881)
- 柴可夫斯基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俄國 1840~1893)
- 葛利格 Edvard Grieg (挪威 1843~1907)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