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古典音樂人才的養成,難以計算的代價
無論對於家庭或個人而言,培育一個音樂人才,簡直可以說是「殘忍地昂貴」。
首先,極少有任何專業學習,會像古典音樂必須這麼早起步、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花這麼多時間。學習古典音樂的人,一般從3~5歲開始學習主修樂器,從小三開始學習副修樂器;之後再加上視唱、聽寫、樂理這幾科,每天練習至少三到五小時,日復一日。
從小請音樂老師,每小時一千元算是便宜的。如此砸錢砸時間一直練到13歲左右,只是拿到可以「看看有沒有天份」的資格。如果之後真的要繼續走專修音樂的道路,國中、高中就要繼續讀音樂班,大學讀音樂系。這一路讀到大學畢業,粗略保守估計,家庭付出台幣200萬學費是起碼的成本。
付出代價的只是家長了,還有學生個人,大部分人都沒有查覺。珊珊說:「音樂系學生在課堂花大量時間練習,不只犧牲玩耍、休閒、運動的時間,常常無暇探索人生其他的可能性,從當學生開始就和非音樂專業的人很少往來,成為專業演奏者和教師後更是如此。
我高中時讀的音樂班,只有5人參加社團,一般班級幾乎人人參加社團。大學時,音樂系即使邀系友回來分享,成功典範也只有得到安穩職位的前輩,或在古典音樂圈闖出名堂的才女才子。音樂界的人,不分老少,手機中電話八成是同行。這種種原因影響下,培養出來的年輕人常常保守封閉,與外界疏遠、隔閡。」
學生與家庭,付出了這麼大量的經費在古典音樂人才培育上,取得了什麼成效呢?
老師沒告訴學生:華麗的演奏人生,只適用1%畢業生
珊珊也曾經有音樂夢,曾經嚮往自己能每天環遊世界,站在舞台與燈光的中央,漆黑的演奏聽中數千人聚精會神聆聽,當最後一個樂音落下,群眾歡呼喝采。
確實,當享譽世界的古典音樂巨星來台,門票價格貴到爆表,幾乎滿座,而且還有企業投贊助。這些音樂家和大型藝術經紀公司,確實都還在賺錢。但是台灣出身的音樂人,遠遠得不到這樣的待遇。
國內音樂家,即使是曾經花大錢出國留學、在圈內名聲顯赫,開售票演奏會也能只撐起大約6成滿的聽眾數。許多藝術家,為了提振名聲,或是累積學術點的升等資格,需要自辦演奏會,不但沒有賺,常常還要自貼很多錢。為何?
因為場租、樂器、工作人員、售票系統都要錢,售票無法支應的部分,都要自己出;買票來聽的人,還有一大部分是親朋好友,同行捧場。因此,在國內大量的音樂家,即使有演奏事業,也要同時教學,或是接伴奏演出的案子,才能生存。
珊珊說:「古典音樂界很少有人公開談,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個產業數十年來,很多方面沒有成長,反而一直走下坡:演出門票沒漲,教學薪資沒漲,音樂要成為事業的可能性愈來愈小。能以演奏維生的,只有那1%極幸運又極有能力的那一小群人。」
其他99%呢?
99%音樂系學生,生涯高點在畢業音樂會珊珊在古典音樂圈的許多同學,在音樂的路上一路拼練技法,全力擠窄門,而且讀碩士的比例還極高。幾乎99%的學生,在大學或研究所階段會發現原來演奏為業的門這麼窄,於是許多人去修教師學程,補足資格後走入教職,另有少數轉藝術行政。
大量音樂系的學生,人生最後一場音樂會,就是大學(研究所)的畢業音樂會。在此之後,(幸運的,經過重重甄試後)能成為音樂老師,教學生吹直笛、練合唱。頂多,帶音樂班或是學校樂團、合唱團 -- 這一切,實在遠遠用不到他們先前練出來的實力。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後來去教音樂班、指導專修音樂的學生,複製下一批人走上自己走過的路。
這是國家、家庭、學生付出大量資源,所想要看到的成果嗎?珊珊這樣說:
直到這幾年,她才知道古典音樂的大環境這麼糟,而且還會繼續變糟。
所以家長真的要考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