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典鋼琴的教材變化性多,從初學的手指施力、跳音、到進階的手腕運用、放鬆…等等,各種的能力都能充分建立。如果古典鋼琴的能力建立的紮實,不管是彈古典樂曲或是彈流行歌,都能夠將曲子處理得細膩好聽。
而如果沒有古典鋼琴的技巧,雖然也是什麼曲子都可以彈,但是就不像有建立能力那樣彈得好聽細緻。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不以流行歌當教材的原因,因為流行歌的變化性少,每一首曲子幾乎都是左手彈琶音或分解和弦,配上右手的旋律,孩子能學習到的能力其實有限,彈琴的細緻度也會有差別。
我從初學帶起的學生,每一個都是紮實建立基本功:手指、節奏、對節拍器、學手腕運用、放鬆、學踩踏板…等等,所以每個彈到小奏鳴曲的學生,曲子才會有最基本的精緻,所謂基本的精緻是指每個音分明清楚、拍子準確對到節拍器、手腕放鬆收尾音…等等,當然還有更多的精緻度需要細修。如果老師連這些基本都沒幫孩子建立好,這些基本對孩子來說已經很難做到,何況是要細修曲子。
所以有仔細建立古典鋼琴能力的孩子,跟沒有建立過的孩子,彈同一首小奏鳴曲,精緻度上面一定是有很大差別的。沒有建立能力的孩子,學到的是「一首」小奏鳴曲,有建立能力的孩子,學到的則是這首曲子該有的能力,彈出來在音色上絕對差別很大。
我們總很容易只看到事情的表面,看到某個孩子彈得很好、速度很快、拍子很正確,但卻沒有想到他是如何經歷紮實的建立古典鋼琴能力,所以我還是認為學鋼琴該追求的,是基本功的紮實,這樣不管以後是要彈古典樂曲還是流行歌,音色基本上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