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學習鋼琴的一些重要事項 (41)
- Mar 23 Thu 2017 20:54
別害怕一開始輸在起跑點,該擔心的是永遠停留在起跑點上!學習沒有捷徑,真正的捷徑就是用正確的方法來學習,才不會繞冤枉路!
- Mar 12 Sun 2017 18:01
在家練琴到底要練些啥麼?
- Dec 31 Sat 2016 00:00
即興作曲(轉)
(轉)即興演奏是指在演出過程中即席創作的音樂。
關於即興與作曲的分別,雖試把它們簡單區分為:作曲是有預先的設計與安排,即興是現場創作。但在實際的音樂世界中,許多曲目和演出,都有不同的即興類別和即興使用程度。如用口傳授的音樂,多數是以即興方式作曲,學習此音樂時要靠聽覺,其中可能有些成分已稍微改變再重組,最後記憶起來。在演出時,音樂家可能會用半即興或非即興把記憶中的樂曲演奏出來。
西方的藝術音樂非常依賴樂譜,即興指作為附屬性的裝飾或作為臨時的加插。亞洲以口傳音樂為主的地區(尤其是南亞和東亞)卻非常注意即興與傳統素材的區分。音樂家不只尊重其文化傳統訂下的即興規則,同時也嚴格地遵守。同時音樂家演奏時對樂曲素材之取捨及延伸亦是為一種即興之技巧。因此即興本質,其實也受到作曲的觀念,樂譜的使用和傳統的口傳音樂方式所影響。最好是從不同的音樂文化背景中去了解即興與作曲的各種區別。
西方二十世紀的機運音樂,其即興方式大部分都是事前就議定出一個概念,或從某一個起點出發,然後隨著這觀念或起點進行。爵士音樂可能是以一列和聲或在樂曲中選擇出某些片段旋律或動機作為即興。
印度音樂的即興素材及形式可以掌控及決定樂曲之旋律和節奏。非洲辛巴威(Zimbarwe)的撥片琴音樂,由許多不同式樣的段節組成,並用即興變奏作為連接。雖然多數的即興是以獨奏為主,但狄士蘭爵士(Dixieland Jazz)和印尼爪哇和巴厘的加麥朗(Gamelan)音樂卻注重群體即興。
不同的種類文化,對即興又有不同的衡量價值,西方文化常把即興看成為一種小技,附屬在正統的作曲藝術之下。北印度卻非常注重即興,並以音樂家如何控制即興以平衡傳統及個人創意作為他個人之藝術造詣的評估。印尼加麥朗樂團認為最高等的音樂家是能推動及維繫團體即興,而不是以顯示個人技巧為主。在北美,一些印地安部落並不允許應用即興來改變傳統的一曲一調,甚至會被處罰。但非洲種族的音樂卻以即興聞名。在歐洲,十八世紀時期的音樂家,比十九世紀的音樂家更著重展示其實習即興技巧,他們不完全依賴樂譜的指示來演奏。這可能又與十九世紀的社會轉變和作曲家與演奏家的音樂分工及美學觀念之改變有關。總言之,每一種音樂的即興,雖然能給音樂家更多的自由,但他們必須承擔其風險,準備接受許多事先無法預測突發事件;一、西方音樂即興觀念 西方的藝術音樂:即興在西方音樂中只是作為樂譜的補充材料,或用以曲調變奏的延伸。自早期宗教樂曲的單音裝飾句(Melisme)之發展過程中,常使用即興作曲。十四∼十五世紀以後的和聲即興是複音音樂的特色之一。1550年以後,旋律即興;如裝飾音之插入和裝飾樂段的延展,主題與變奏等,在鍵盤音樂和魯特琴音樂中,尤為重要。巴洛克和古典時期,即興藝術亦相當受重視,尤其在複音音樂的極盛期,許多一流的音樂家,常以即興作為展示他們的作曲才智和演奏技巧之手段,觸技曲(Toccata)便是這一段的作品。當時著名的管風琴即興演奏家包括史維林克(J. P. Sweelink, 1562-1621)、符雷斯可巴第(G. Frescobaldi,1583-1643)、布克斯泰烏德(D. Buxtehude, 1637-1707)、巴赫(J. S. Bach, 1685-1750)和韓德爾(G .F. Handel, 1685-1759)。著名鋼琴即興演奏家是莫札特(W.A. Mozart, 1756-1791)和貝多芬(L. van Beethoven, 1770-1827)。巴洛克樂曲形式的即興練習(尤其是複格曲的即興)被十九世紀的歐洲音樂學院納為必習的課程,並一直維繫至二十世紀。十九世紀有些音樂家以具有個人風格特色的即興演奏見長,他們包括孟德爾頌(F. Mendelssohn, 1809-1847)、李斯特(F. Lizst, 1811-1886)、莫歇勒斯(I. Moscheles, 1794-1870)、布魯克納(A. Bruckner, 1824-1896)、聖桑(C. Saint-Saens, 1835-1921)和法朗克(C. Frank, 1822-1890)。
在古典時期與浪漫時期中,最重要的即興樂曲是協奏曲之裝飾樂段(Cadenza),獨奏者不只在其間作主題變奏,還盡量施展高難度之演奏技巧。十九世紀後期作曲家的地位增高,由於記譜法的發展完善,使人更要求樂譜的精確度,並特別強調樂曲完成後的完美性。作曲家和演奏家講究專攻,演奏家注重忠實地傳譯原創,因此即興漸漸受到冷落。浪漫時期重要的即興演奏家包括蕭邦(F. Chopin, 1810-1849)、李斯特和帕葛尼尼(N. Paganini, 1782-1840)。
二十世紀期間,即興又開始再度興起,其因素: 由於西方作曲家開始吸收更多非西方音樂知識,並受其即興方法之刺激,同時爵士音樂之發展,尤其是它的西非音樂即興根源讓作曲家產生興趣。 1950年開始,有些作曲家對被樂譜主控及固定的作曲形式感到不滿,因而引起反動,作曲家如佛斯(Lukas Foss, 1922)在作品上安插許多不固定的樂段,譜上只有一些時間和簡單的音之指示,讓演奏者自由即興。另外機運音樂的出現,也鼓勵發展各種不同的即興方式。 對樂曲的復古及原創之研究興趣日漸增高,十八世紀及其以前的即興演奏技巧又被人再學習及演練。二十世紀之音樂教育也開始推行兒童音樂之即興。二、西方以外的音樂即興觀念:中國和日本的音樂傳統並不重視即興,韓國有一種稱為Sanjo的器樂曲,應用旋律即興。印尼加麥朗音樂團體即興的技巧非常高,每一個樂器都有不同的音高及節奏型,個別組合起來,形成極度複雜的音樂結構及異音變化。中東和印度的即興發展極有系統,印度南方的音樂(Carnatic)即興的曲目有四種: 阿拉般拿(Alapana),這種曲目不分小節只是探索拉加(Raga)曲式與內容。 搭南(Tanam)它與阿拉般拿類似,但較注重節奏的動勢。 尼那化甭(Niraval)歌曲的變奏。 史瓦那卡爾般拿(Svarakalpana),用弓絃琴伴奏,以歌唱音節為主的快速樂段。印度北方的即興曲目更多,他們包括阿拉普(Alap),左爾(Jor),查阿拉(Jhala),加特(Gat)和以打擊即興獨奏出名的塔拉(Tala)。中東音樂的即興形式和印度差不多,只是沒有印度那麼系統化,伊朗最主要的即興曲目包括阿瓦斯(Avaz),和查哈爾默士拉(Chahar Mezrali)。阿拉伯和土耳其的即興曲也不分小節,並用塔可森(Tagsim)節奏連環的形式。東亞和西亞的音樂即興包括利用旋律動機的反覆,簡單地變奏、延長、縮減及旋律模進等。即興在非洲的音樂中,佔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有時甚至不能分出即興與作曲的區別。莫三鼻克(Mozambique)的蕭皮(Chopi)木琴樂隊,以二十到三十部木琴同時即興變奏。許多非洲音樂的即興變奏主題,每一主題可維持五至十秒的長度,打擊樂器全用記憶把節奏記熟,然後作即興式的變奏。世界其他地區如愛斯基摩有歌唱即興比賽,北美平地印地安人也有類似的歌詞、旋律及節奏即興。
- Dec 30 Fri 2016 23:58
學鋼琴:怎麼為琴童選老師,選怎樣的教材,家長怎麼陪伴琴童 (轉貼)
- Dec 30 Fri 2016 23:57
【鍵盤團體班好?還是鋼琴個別課好?】♩.♪
【鍵盤團體班好?還是鋼琴個別課好?】♩.♪
(文章分享自留美鋼琴碩士葶薇老師)
- Dec 30 Fri 2016 23:54
關於背譜的技巧(轉)
李明蒨/鋼琴家、海洋大學兼任講師
背譜是每個鋼琴演奏者,尤其是初學者所必具的能力,也是習琴者倍感壓力之處。和管樂或絃樂的樂譜比較起來,鋼琴譜的大譜表與多聲部的配置是複雜了許多,「背譜」不易,「忘譜」倒是很容易,因此「忘譜」乃成為絕大多數鋼琴演奏者在上台前最緊張的一件事。
- Dec 30 Fri 2016 23:51
學琴數拍子方法(轉)
如何讓你的拍子算正確?
首先,你是音的長度算不好嗎?還是你彈曲子會忽快忽慢?如果是後者有兩種原因,可能你曲子練的不夠熟悉,遇到比較短的音因為要彈得比較快所以彈不來,只要把曲子練熟就好了!但是還會有一種原因:你無法定速,所謂的定速就是你要把每一拍的拍子固定在同樣的速度,不管這一拍是幾個音組成,每一拍的長度都必須保持在一樣的速度。
- Dec 30 Fri 2016 23:50
一般學生彈琴都會有一些錯誤的迷思(轉)
1. 七度音 Cmaj7 好大,我不適合彈琴
2. 音階轉位手好卡,我的手肘都快翻過來了,而且我的姿勢好醜喔!
3. 誰知道一個旋律要彈,哪個音要用哪個指頭彈啊! 我右手彈到小拇指就沒辦法在往右彈了啦
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見解
- Dec 30 Fri 2016 23:49
老年人學鋼琴好處多---鍛煉手和腦 (轉)
彈鋼琴是一項很好的活動,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大有益處
首先,彈鋼琴可以陶冶情操,使人心境更豁達。在專心練琴時,演奏者可以達到“神遊世界、物我兩忘”的境界,非常有助于老人修身養性。其次,彈鋼琴是鍛煉思維的好方式。因爲鋼琴作品是所有樂譜中最複雜的,分析和理解這些樂曲,需要樂理知識、和聲知識、複調知識等,還要有較強的記憶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邏輯判定能力等。所以,學琴可以幫助老人開發智力,讓老人在美的熏陶中遠離老年癡呆。
- Dec 30 Fri 2016 23:48
如何選擇鋼琴老師?(出自於wiwi老師的網站+自己編輯)
每個鋼琴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適合的學生族群,找一個「正在做你喜歡的音樂,而且你在音樂上也想變得跟他一樣」的老師就對了,其他的因素都是其次的。
先做研究:在網路上及網路外研究您想要找的老師,讀他寫的文章、看他的 YouTube 影片、去聽他的音樂會、約他見面相談⋯⋯,所以您能夠了解他是不是適合您的老師。
- Dec 30 Fri 2016 23:13
聽力(轉貼+改編)
聽力(轉貼+改編)
聽力是音樂基礎能力,他應該是音樂中最重要的能力,這一點甚至會決定一個人在音樂上的領略能到什麼層次。但是這一塊在教學上大概也是幾個難以教授的領域,在教學上老師可以教你招式,但是真正去辨識的能力卻只能靠自己培養。所以不論你是否有在跟老師學習,或者是自修看等等,其實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實作,而且是大量的實作,因為聽力養成是非常需要時間去累積的。
- Dec 30 Fri 2016 23:12
鋼琴為何要保持良好手型? (轉貼)
鋼琴為何要保持良好手型? (轉貼)
不論彈什麼曲子,不論用什麼速度彈,盡量保持良好的手型。 也許有人會說:速度上去了,手型就沒法保證了。 其實不然,能在高速彈奏中保持良好的手型也是檢驗基本功是否紮實的標準之一。
- Dec 30 Fri 2016 23:10
【以下狀況絕對學不好音樂! 】♩.♪ (轉貼)
- Dec 30 Fri 2016 21:32
進度重要還是程度重要?
- Dec 30 Fri 2016 21:31
一天練多少時間比較好呢?
- Dec 30 Fri 2016 21:25
彈鋼琴到底怎麼樣才能很有音樂性?(轉貼)
通常他們的鋼琴老師都會給他們「用心去感受」、「放感情進去彈」、「自己要沈醉其中」這樣子的抽象回答,於是他們回家後真的照老師所說的去「沈醉在其中」,最後我們看到的常常是一個臉部表情、肢體動作更誇張,但音樂上還是沒什麼差別的演奏。
以上的現象,演奏者確實是把感情放進去了,但問題是,感情只存在於演奏者自己的頭腦中是沒有用的,演奏者必須要研究如何用鋼琴的技巧,把這些感情投射出來。
- Dec 30 Fri 2016 21:22
十大不可不知練習樂器的要訣 (轉貼)
十大不可不知練習樂器的要訣 (轉貼)
隨著開學季來臨,美國國家公共廣播公司整理給習樂的學生們10大練習要訣,幫助學生求得最好的練習效果,這些密訣不只適用於科班學生,對所有習樂的愛樂者們同樣很有參考價值: